公元263年,司马昭挥师伐蜀意图终结三国鼎立,却意外开启了麾下十大悍将的集体命运转折点。
三国鼎立,司马昭的终极野心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。到了魏元帝曹奂景元年间,掌控朝政的司马昭已是魏国实际的主人。三国并立了几十年,谁都想吃掉对方完成统一。
看来看去,西南的蜀汉似乎最"好啃",国力弱了,皇帝刘禅也不像能干的,最关键的是,蜀汉那个最能打的姜维,还老和掌兵的黄皓闹矛盾,军队士气不行。这不就是天赐良机吗?
司马昭拍板了:伐蜀!为了这一仗,他可以说把老本都押上了。三路大军十几万人,领头的是镇西将军钟会、征西将军邓艾,那可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。
展开剩余87%后面跟着的一大堆将领,也都是身经百战、能独当一面的狠角色。司马昭想的很完美:这么多人,这么强的阵容,收拾一个疲弱的蜀汉,还不是手到擒来?他大概还盼着靠这场大胜,为自己下一步取代曹魏铺上金光大道呢。
历史偏偏充满黑色幽默,一场看似胜利在望的灭国之战,竟成了司马昭麾下十大主力将领的集体告别演出。
诡谲开端,邓艾系的惨烈内耗第一个出局的将领名叫邓艾,出场惊艳,结局凄绝。在钟会大军被姜维堵在剑阁动弹不得时,邓艾冒险穿越七百里人迹罕至的阴平小道,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成都平原,后主刘禅束手投降。
邓艾一时风光无两,立刻在蜀地自行封赏官员,还建议司马昭趁机伐吴。司马昭起了疑心:"这还没灭完蜀呢,就想当土皇帝了?"
钟会更不乐意,老对手抢了头功。两人一起诬告邓艾谋反。司马昭很干脆:抓!监军卫瓘负责执行。邓艾父子正押回洛阳路上,成都那边钟会姜维果然联手真搞叛乱了。
卫瓘一看局势巨变,立刻翻脸,为防邓艾日后报复,派手下将军田续追上押解队伍灭口。老邓艾忠心耿耿反遭诬告谋杀。
紧接着倒下的是师纂,他生前做梦也想不到复仇如此迅猛。作为邓艾伐蜀时的得力副将,师纂曾看不起同僚邓忠(邓艾儿子),二人矛盾很深。
那个奉命追上押解队伍杀害邓艾父子的人,恰恰是田续。田续本在邓艾手下就挨过军棍,怀恨在心,下手格外狠。师纂作为邓艾的心腹,自然也逃不过被卫瓘列为清算对象。师纂的血算是替邓艾流的,政治清算的速度快得让他猝不及防。
田续,在邓艾事件中扮演了最恶劣的刀斧手角色。作为邓艾的部下,曾被邓艾打过军棍,一直怀恨在心。卫瓘选择他去杀邓艾,正是看中了这份私人怨恨。
田续干得很卖力,在绵竹西追上了押送邓艾父子的队伍,干净利落地解决了他们。他以为替卫瓘办成这件脏活能捞到大功劳。可清算完钟会叛乱后,卫瓘坐镇蜀地,对这帮知道内情又心狠手辣的手下也不放心了。
没多久,田续死在了成都,原因不明,但时间点非常微妙,该灭口的都灭口了。
功勋之臣难逃宿命钟会之死更是罪罚相随。诬陷邓艾后,钟会手中握着两支庞大的军队。他低估了司马氏,竟与姜维合谋割据蜀地自立。姜维暗自利用他复国。可笑的是钟会想动手前还迷信算卦,犹豫间走漏风声,被魏军将士反扑,与姜维双双死于乱军之中。他的不臣之心彻底点燃了司马昭的杀意。
庞会,血债终得血偿。作为魏国名将庞德之子,他对关羽恨之入骨。在成都驻军期间,直接冲进关羽后人府邸进行了残酷灭门。如此暴行震惊三国,但卫瓘等人无暇顾及。
不久庞会突然死亡,史书讳莫如深,但深究时间节点,极可能是蜀中残留的反抗势力精心策划的血腥复仇。这份迟来的私仇终结,透露出当时局势何等动荡失控。
失控的棋盘,被牺牲的棋子随着邓艾、钟会两大核心的陨落,灭蜀战场迅速沦为权力绞肉机。司马昭派出的将领们如同卷入漩涡的落叶,无论立场如何,均难逃血色终局。
诸葛绪的憋屈退场堪称典型。这位老将的任务本是截断姜维退路,却因姜维佯攻雍州而分兵失策,让姜维主力成功回援剑阁。
战后司马昭以“贻误军机”问罪,将其贬为庶民。史书未载其死因,但一个被剥夺兵权的宿将,在动荡的西晋初年注定难有善终。
胡烈父子则陷入双重悲剧。作为钟会的副将,胡烈在成都兵变中一度被囚禁。其子胡渊率兵冲入钟会大营制造混乱,间接导致钟会、姜维被杀,救出父亲。
然而仅仅七年后,胡烈调任秦州刺史镇压鲜卑叛乱,遭秃发树机能大军围困,粮尽援绝,最终被乱箭射杀。更讽刺的是,其子胡渊虽在八王之乱中崭露头角,却因站错队被亲兵刺杀。
丘建的身份尤为特殊,他本是钟会心腹,却在钟会密谋造反时向胡烈泄密,直接引发兵变。这一“背叛”看似保全了魏军主力,却未换来他的平安。
史书仅以“后事不详”带过,但在卫瓘清算钟会余党的过程中,丘建这类知晓内幕者,注定难逃灭口命运。
最后的赢家?卫瓘似乎是灭蜀之战唯一的“胜利者”:他奉司马昭之命监军,一手策划邓艾之死,又平定钟会叛乱,战后官至镇西将军、都督关中,风光无限。但历史对他的嘲弄最为深刻,他终究未能跳出十大悍将的死亡魔咒。
在成都的清算中,卫瓘的狠辣显露无遗。他先利用田续对邓艾的私仇,命其追杀邓艾父子;又以“附逆”罪名处死邓艾心腹师纂;甚至默许庞会屠杀关羽后人,导致蜀地民怨沸腾。这些血腥手段虽巩固了短期权力,却埋下长远祸根。
三十年后,西晋朝堂的腥风再起。贾后专权时,72岁的卫瓘因反对废太子被诬陷谋反。贾南风派兵夜袭卫府,满门抄斩。更残忍的是,卫瓘的棺椁被掘出曝尸三日,其子卫恒等人皆遭肢解示众。这位曾操控他人生死的监军,最终以更惨烈的方式落幕。
血色链条背后的三国逻辑十大悍将的集体覆灭绝非偶然,而是三国权力生态的必然结果。
司马昭派系复杂的将领阵容,本就暗藏制衡之心。邓艾出身寒门却功高震主,钟会世家大族却野心勃勃,卫瓘作为监军实则监视所有人。当蜀汉灭亡,这些失去共同目标的悍将立刻沦为司马昭巩固权力的祭品,兔死狗烹的剧本早已写好。
从邓艾翻越摩天岭的壮举,到钟会“高平陵式政变”的幻梦,这些将领的个体努力在时代洪流前不堪一击。三国归晋的大势下,任何可能威胁司马氏集权的力量都必须清除,他们的死,是军阀混战时代终结的注脚。
发布于:山东省